温馨提示:
宗富动态NEWS
联系我们
蒲 强 159 2866 6163(微信同号)
曾 鸣 136 6628 3811(微信同号)

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

    裴忠富--全国劳动模范、优秀共产党员


桑园间套的基本模式

点击数:   录入时间:2015年10月14日

桑园套种是一种多渠道利用桑地资源和空闲劳动力,提高桑园的单位面积产值,促进蚕农增收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。即在每年的10月养蚕结束后至翌年的3—4月,利用空闲的桑地按照桑树行间进行隔行种植经济作物、绿肥等的桑园多元种植模式。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,现将我市开展桑园间套的基本模式总结如下:

1、桑—菜模式:

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肥大的球茎富含淀粉、蛋白质、甘露聚糖、果胶、生物碱等营养成分,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,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,种植效益可观,是汉中地区丘陵山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。在魔芋生产上,根据其喜荫怕晒的生理特性,桑树间作魔芋,既能满足魔芋生长发育的要求,又能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,提高复种指数,减轻魔芋病害发生程度,提高山区种植魔芋的经济效益。此外,还桑间还可以套种马铃薯、香菇、黑木耳等。

2、桑—林模式:

银杏一身是宝,有收果、采叶、用材等多种用途,经济效益非常可观。但银杏树生长缓慢,培育期长,一般5—6年后才能挂果,10—15年后才能丰产。而桑树生长快,可速成丰产,当年栽植当年收益,桑树栽植后3—15年为丰产年,15—20年后将逐步淘汰更新。利用银杏与桑树的各自特点和长、短期效益,进行银桑间作,可以充分利用土壤、空间、光能和养分,提高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。

3、桑—药模式:

“桑药套种”模式,就是利用桑园行间土地、光、水等资源和秋冬养蚕空挡,在秋蚕饲养用叶结束后,播种中药材,结合桑园管理,进行桑药套种,在来年开始养蚕前收获,从而增加蚕农收入,达到蚕桑收入不足,药材收入来补,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。

我市素有“天然中药材库”之称,盛产的天麻、杜仲、山茱萸产量居全国之首。天麻无叶无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,主要靠同化浸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生长营养。因此,利用桑树行间荫凉地穴栽植天麻,可以带动我市山区蚕农脱贫致富。

在桑园行间套种元胡,不仅能利用空间、地力,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,而且还可以解决兴桑养蚕低谷期比较效益低、蚕农弃桑复耕的矛盾。

利用桑园空地栽培灵芝,可以控制桑园杂草的滋生,免去人工除草,节省大量劳力,减轻劳动强度。

杭白菊不但水田、旱地可以种植,房前屋后、路边、田埂、地坎均可栽种,可单独种植,也可与鲜食大豆、黄瓜、幼龄果树、桑树等作物套种,既能增加经济收入,又可供人观赏。因此,桑地间作杭白菊也是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。

桑园套种应坚持以桑树生产为主、套种作物为辅的原则,科学合理地选择套种作物。在坚持合理套种的前提下,因地制宜,选择生长周期短、市场需求量大、经济价值相对较高、生产管理水平较为简单的作物品种。而对生产上容易感染病菌、对桑园容易造成危害、生长周期较长、栽培技术水平要求过高的作物品种应避免套种。

本文来自:中国宗富无花果产业网,网址:http://www.wuhuaguomiao.cn.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无花果产业网!谢谢关注

欢迎您点击观看
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

诚招代理